↑色鉛筆…畫者:塵世淨蓮
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(藏文意為梵音之海),出生於1683年,是門巴族的法王和西藏詩人。其樸實無華、處處流露真性情的情詩,在西藏民間廣為傳誦,後經翻譯為漢語、英語等語文,流傳於世。又稱「風流達賴」,其傳奇和悲劇性的一生,是西藏歷史上爭議最多的活佛。
由於五世達賴喇嘛晚年不問政事﹐政教權均掌握於第巴桑結嘉措手中,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遲至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後十四年,才在布達拉宮坐床,開始他的政教領袖生涯。
在受戒典禮中,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堅持放棄僧侶生活,在高僧、貴族勸阻無效下﹐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成了第一位在家的達賴喇嘛。
但多年的政教鬥爭,讓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徒具政教領袖之名而無實權。哪個年少不輕狂,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遂將一腔熱血,全然化為詩詞歌賦,縱情酒色,流連忘返於茶坊酒肆間,成為一名放蕩不羈的法王。
「我與姑娘相會,山南門隅村里,鸚鵡知曉千情,千萬不要洩密。」
「若隨美麗姑娘心,今生便無學佛份;若到深山去修行,又負姑娘一片情。」
「我修習的喇嘛的臉面,不能在心中顯現;我沒修的情人的容顏,卻在心中明朗地映見。」
由於清康熙皇帝不察西藏內情,以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酗酒好色,不守佛門清規戒律,而免其職。為免西藏政教紛擾於民,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自出受縛,於西元1706年,為清兵押解至北京,客死途中。留下詩篇66首,過世時,年僅24歲。
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去世至今三百年,透過其所流傳的詩歌,後人並未忘情這位多情法王。
↑色鉛筆…畫者:塵世淨蓮
PS:
有人說《見與不見》卻並非倉央嘉措所作,
而是女詩人扎西拉姆·多多的作品,名為《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》...
庫西只是轉載,信或不信請自行查明。
文章:引用網路
詩詞:倉央嘉措
圖片:塵世淨蓮
音樂:引用隨意窩